跳转到内容

课程安排

不同学院、不同专业学生的课程安排都有差异,不能一概而论。要搞清楚自己需要上哪些课,最权威的参考资料就是培养方案

培养方案是学校为每个专业制定的培养目标(最低毕业标准),其中描述了你本科期间需要修读的课程,参与的活动和其它详细事项,有纸质版也有电子版。注意,有些新开专业的培养方案可能尚未做完,需要等待一年以后培养方案做完才会发布。

培养方案中会列出一张课程地图,详尽地画出了每个学期开设的理论课和实习课,以及它们的学分。如果不出意外情况,课表就会根据培养方案来安排。

培养方案还会列出任选课列表,但任选课表存在时效性,也会因为选课人数不足等原因取消。请以教务系统的最终课表为准。建议按照自己专业的选课要求,在大一学年就把公选课学分选足,详见下文公选课

以下列出每个学院/专业可下载的最新版培养方案。请注意,不同年份的培养方案可能有变化,请以自己入学年份的培养方案为准! 如果仍然不确定,可以问辅导员。

无论体育选课、英语选课、思政选课、专业选修课,还是公选课,都包括三个阶段:正选、退补选、补选

  • 正选:每年秋季学期初进行秋季学期选课,秋季学期末进行春季学期选课;
  • 退补选:一般在开学后第一周,此时可以退选已选择的课程,也可以补选其它课程;
  • 补选:一般在退补选后一周,此时只可补选,不可退选,请谨慎操作。

体育选修课、思政选修课、公选课都存在一定的名额限制,因此选课经常演变为抢课。

详见体育运动一节。

思政选课只有四史一类,即在以下课程中选修一门:

  • 中华人民共和国史
  • 中共党史
  • 社会主义发展史
  • 改革开放史

不同课程、不同老师的考核方法均可能存在差异,详请建议向学长学姐咨询。

专业选修课分为两种情况:一种是事实上的选修课,可在若干门课程中可以选择一部分;一种是指选课,是事实上的必修课,必须选择。

有关专业选修课的详细信息,请查阅培养方案或咨询学院教务科获取。

公选课分为以下几类:

  • 理科类
  • 工科类
  • 艺术类
  • 人文社科类
  • 体育类

选课时务必核对好课程类型和培养方案的任选课要求,以免课程类型不符,导致无法满足毕业要求。

选择公选课时,应先以修满培养方案要求的学分为目标,再选择感兴趣的课程。

关于公选课对成绩的影响,参见成绩构成一节。

另外,新生群有一份非正式的公选课推荐/排雷表格,可供各位参考。

在公选课中有一类线上课,会在课程名中标注「线上课程」。此类课程无需到场学习,时间安排灵活,课程难度较低,是刷满所需学分,乃至刷 GPA 的最佳选择。

这些线上课统一在网页版的智慧树平台或客户端的知到 APP 中进行。

一言以蔽之:公选挂科就会将你选这门课的记录从成绩单上抹去,等同于没选过这门课。

但注意:如果在后续的课程中你再次选择了这门课,就会记为「重修」,这个标记对你不利。 不过不必担心,可供选择的公选课数量非常之多,不会存在公选课学分修不满而必须重修以往挂科课程的情况。